海西地产网

周边地产商的福音 大泉州5所最新中小学效果图齐爆出

2015-11-26 18:27来源:海西地产网浏览:我要分享:
教育配套的落地,泉州不仅仅只停留在东海城东江南三大学园,在桥南池店北峰陈埭等新区域,新一批的教育资源浮出水面。

  2015年泉州房地产行业并没有太大的起伏,无论成交、土地、还是房价,一直都在平稳中度过。在这一年,虽然政府推地节奏放缓,房企拿地谨慎。但是,泉州市政府却将重心放在了城建上。尤其是学校的规划与建设,成为今年的一大突破。

  教育配套的落地,泉州不仅仅只停留在东海、城东、江南三大学园。在桥南、池店、北峰、东海等新兴区域,新一批的教育资源今年都浮出水面。如泉州五中桥南分校、北峰片区丰泽区实验小学、东海片区丰泽区实验二小、城东片区丰泽实验三小、晋江陈埭第五实验小学分校、池店镇滨江小学等。而其中,不少学校的项目规划图已经出炉,并且开工在即。

  一、泉州市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城东校区

  项目名称:泉州市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城东校区

       项目位置:泉州市丰泽区城东片区

  总用地面积:14220.3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

  项目概况

  本方案用地选址于泉州市丰泽区城东片区,用地东至迎晖路,西临30米宽规划城市支路,南接规划商业住宅用地,北至体育街,东南侧临近城东滞洪区公园,周边交通条件便捷,区位优越。

  项目用地面积为14220.3平方米(约21.3亩),拟建36个教学班。设教学综合楼、办公综合楼、连廊和多功能体育馆(内设地下短池游泳馆)等校舍,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含地下室面积约8000平方米),此外,还将建设200m标准环形塑胶跑道和风雨操场(楼房架空层)及大门(东南朝向)、接送广场、围墙、绿化等附属配套设施。

  设计理念

  校园重视对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并以此贯彻“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思想,确立了“诗笛”办学特色--即让全体师生都“会吟诵诗词三百首,能吹奏陶笛一小把”。

  “诗词”是我国的古代文化精髓,而陶笛源自于古埙,也是古代艺术之一,“诗笛”这一办学特色是成了学校文化艺术的核心内容。结合用地周边邻水的特质,方案提出营造“曲水流觞、诗笛校园”的规划愿景。

  整体空间架构:

  为降低西侧以及北侧城市道路对校园影响,将运动区布置在西北面一侧;中部规划设计教学区,西侧考虑规避高层住宅形成的城市压迫感,以及塑造城市天际线,设置高层教学办公区,校园自西向东分为运动区、教学区、综合办公区,从而形成动→静→动分区明确的功能组团,联系紧密;同时设计一条校区主要景观轴(文化诗廊)将建筑群串联,形成统一的整体。

  建筑造型与立面分析

  传承:传统书院以灰瓦白墙、岑峦叠嶂的屋顶为造型元素,追求与自然融合的”天人合一”理念。

  创新:方案的立面造型由传统书院演变:灰瓦白边为底色,由校园的“诗笛文化”入手,借以“书卷、水波、山峦”为造型元素,塑造起伏悠扬的第五立面和整体造型;立面上以间疏有致的竖向分隔和活泼跳跃的色彩构成“画卷内容”,辅以传承千年的“古埙”造型元素,古今融合,体现小学校园的纯粹和生动。

  

       二、晋江市陈埭镇第五实验小学分校新校区

  项目概况及前期分析

  本项目位于晋江市陈埭镇。总用地面积约25613平方米,建设规模约25000~30000平方米。

  功能区的划分:

  用地北侧为城市道路及岔口,车行较多,噪声干扰大;西侧为封闭式的住宅小区,环境较为安静;东、南为鞋材厂区、市场,噪声干扰及空气质量较差;通过分析可得,用地北侧及东侧宜设置运动、办公等动区,临近住宅小区一侧宜为教学区等安静区域。

  由此,方案于西北侧退让接送及缓冲入口广场作为人行主入口,东北侧设次入口;办公楼与教师公寓沿河滨路布置,教学区设于地块中部,与办公、图书馆、多功能厅等共享功能进行联系;体育馆设于西南角,运动区位于东侧。

  主入口结合入口空间;并利用钟楼等标志物引导人行,科学的解决外部交通影响,后勤区紧邻次入口设置,形成简短车行流线,办公区与休息联系紧密,营造出安全的校园环境;教师公寓采用公建化立面设计,与办公楼组成河滨路一侧的完整形象展示面。

  整体规划设计理念来源于:“教育”与“树”的联想释迦悟道于菩提树下、孔子立论于杏林…,世上伟大的教育大都始于树下;《管子·权修》的名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道出了树木与教育的联系。

  方案由此获得灵感:吸取”树”的形态,以文化廊道为“枝干”,各组团建筑依轴进行“生长”。从而在理性的校区规划上,由文化主轴串联起校内的各个功能分区,科学而合理;感性的愿景上既有寄望校园犹如一颗繁茂的大树,学员在此茁长成长;也蕴含着营造“诗书与树荫共鸣”之诗意校园的规划目标。

  总平规划分析

  人行流线由入口接送广场进入校园入口广场空间,通过办公楼和图书馆组成的入口门廊,办公人行与教学人行在此分流,而精致的中庭景观铺面而来,不论是休憩还是办公时都有绿意萦绕,充满园林的韵味。教学区的人行主要由三条纵向的流线进行组合,西侧的流线主要用于教师上下课,文化廊道作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空间设置于中部,东侧的流线则是学生上下学、前往运动区的主要通道。三条流线有效的分摊校内的大量人流,搭配建筑之间内中庭景观,一步一景,让师生在行走中感受着“花园式校园”的生态环境,打造出花园式校园的步行系统。

  车行流线由西北侧次入口进入,在办公区与宿舍后勤区行进,并设有一个双车道坡道进入地下车库,互不干扰。同时在校园内设置一条4m宽的环形消防车道,并利用中庭的硬质地面作为应急消防车道,各栋建筑消防车均为可达,满足消防设计规范要求。

  整体建筑布局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半围合式庭院,营造出了园林般的校园布局,校园从主入口到共享区域,至教学区等各个主要空间,过渡空间都有优美的景致。行进其间,绿意盎然,给予师生良好的生态环境。

  整体建筑立面构思来源于:闽南特色--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方案选用五店市独具特色的闽南风格元素,提炼出“连续的斜屋面”、“错落的墙面线条”、“出砖入石”等特征,加以简化、演变,同时融入几何的构图元素,将传统的立面风格用现代手法表现。

  材质上,选取“红砖白墙”的色彩搭配,以白墙为底色,砖红色为点缀,在纯洁的白色底色映衬下,更突显出传统色彩及构造的特点。

  校园内的建筑群体色调柔和而不失生动,宏观上既有现代建筑简洁纯粹的风格,又闽南特色融入其中;细部更是处处突显出闽南风格特有的构造,建筑融合“传统”与“创新”,校园形象独具一格,组成晋江新的城市风光影画片。

  

       三、晋江市池店镇滨江小学

  晋江市池店镇滨江小学位于晋江市池店镇大洲村,项目地块北临兴霞路,东面靠近江滨南路。周边靠近泉州、田安两座大桥,交通便利。总用地面积1513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592平方米。按18班的完全小学进行设置,可容纳学生810人。

  晋江滨江小学的设计来源于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深入调研和反思。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可实施的设计策略,在丰富的自然形态和多层次的社交空间之间,构筑愉悦而且高效的教学环境。将原本分散独立的功能连接在一起。在这个巨大的结构中,主要交通流线被拓展为创建社交空间的室内场所,就像一条河流。与一个典型的校园通常具有的分等级的空间组织和用轴线来约束大致对称的运动所不同,这个新学校的空间形式是自由的、多中心的。

  建筑根据具体功能在形体上发生高低起伏的变化。极大丰富了建筑的第五立面。从周围的高层建筑和高架桥上观看都能完整呈现。

  基于对小学建筑文化层面上的理解,在学生进入校园的路线上设置了一段极富象征意义的空间序列轴线。连接主入口、教学区和运动区采用类似于“红地毯”的概念。配合绿化景观,营造出一种文化学习的庄重氛围。

  

       四、石狮市蚶江中学

  项目名称:石狮市蚶江中学

  项目位置:石狮市蚶江镇锦亭村

  总用地面积:74703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71203平方米

  项目概况

  石狮市蚶江中学(原六中校址)位于蚶江镇锦亭村。用地北侧为石狮大道,南面为六中路,东侧为环湾大道,西面为洪尾东环路。规划用地面积约为74703平方米。学校共建设72个班,每班50人,在校生3600人。方案力求把学校设计成一个人文、科技、健康、绿色且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现代化校园。

  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以校园规划为依据,延续其设计理念和指导思想,进一步体现和深化既具有现代气息,又蕴含地域性气候特征的元素,强调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和共生,设计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遵从“以人、以自然为本”的原则,凸显建筑功能特色,力求创造生态校园。

  2)建筑形象力求体现时代性,中国传统文化延续性和校园文化气息。创造富有独特个性的校园建筑。

  3)建筑风格注重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把握统一与变化的关系。突出重点建筑,协调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在统一中充分考虑院落建筑群之间的识别性和差异性。

  整体空间架构

  1、规划功能分区

  基地采用舒展型布局形式,把整个校区划分为四个功能体块,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及生活服务区。总体上可体现校园建筑环境的整体感、空间层次感与秩序性,由各组合体的围合或半围合,形成不同形状的室外空间,安排成绿地、活动场地、休息庭院等,从而为师生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2、建筑布局

  教学区域南北朝向摆设,给教室留出最好的教学空间,且与现有已建建筑平行布置,做到校园整体的统一性。教学辅助区域布置于已建年段办公楼和教学区之间,方便学生及教师使用。

  3、交通组织

  校园道路系统由主环路、次路、休闲步道组成路网。根据功能分区的需要,整个校区共设二个出入口,校园主入口及后勤出入口,做到教学生活互不干扰。校园内部实现人与机动车分流,其他各种内部流线清晰简捷,互不干扰。

  四。建筑造型与立面分析

  本案建筑立面提取极具闽南特色的红砖白墙、骑楼等传统元素,并结合现代建筑风格,打造一个具有闽南风情,又美观、新颖的新式校园。具有传统精神的延续,又有现代气息的创新,传统精神得以升华,现代气息蓬勃有力。

  

       五、德化城东小学

  项目名称:德化城东小学

  项目位置: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

  总用地面积:15628.6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14000平方米

  德化城东小学项目位于德化县浔中镇后所村,北临多层安置区,西临城东有文员,南临16米宽道路,东临24米滨河路。总建设用地面积15628.6平方米,规划建设36个班级,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4000平方米。

  设计理念

  1平面布局上:利用主廊道的串接,使教学楼、实验楼和体育馆形成直接对话,加强了之间的联系。

  2立面展示上:利用廊道整合综合教学楼、实验楼和体育馆的立面形象,形成连贯一体的视觉感受。

  3在空间感受上:强调光景感与层次感,使整体空间尺度感怡人,教学区与非教学区形成联系,却又巧妙隔开。

  整体空间架构:

  一轴:一条轴线三大主题

  功能串接轴:作为各个功能区间的串接,是整个校园内各功能区的交通主轴。

  校园活力轴:给学生提供一个多元活动平台,是人性化活力校园具体表现。

  景观绿色轴:以建筑交通主廊于垂直绿化相串接,形成校园的景观主轴。

  两区:由主廊道作为分隔,形成动静两个分区。

  三带:三个功能带南北依次排开

  辅助带:1F为食堂,2范围体育馆及舞蹈教室等。

  普通教学带:1~4F为36各普通教,5F为教研、办公。

  实验艺术教学带:1~4F为各学科专业教室。

  建筑造型分析

  场地分南北两区,共享公共资源廊,主轴长廊如动脉将整个校园贯穿,加强学生及校园功能之间的互动。不同标高的水平面上容纳了不同的校园活动,立体高效艺术长廊具有良好的独立性和流畅的韵味感。与景观一体化的校园设计,在贯彻建筑设计概念的同时,在建筑动态的行进路线上,绘制随脚步变化的外部景观。建筑的边界,形成了大量柔性的过渡空间,通过树、水、草、石,和无所不在的瞬变阳光。建筑强烈的雕塑感体量,由简单的折线控制,以这般的面感塑造出体感,代替传统校园拘谨和僵硬的板式体量。 

       (海西地产网  翁琳辑)

团购楼盘:
姓名:
手机号码:
请自觉遵守评论服务协议,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表情

独家报道

更多

楼市快讯

更多

泉州新闻

更多

推荐楼盘

楼盘名称 均价(元/㎡)
建发泉州湾海17178元/㎡
莲花禧上16800元/㎡
中海臻如府23000元/㎡
国贸江南璟上17000元/㎡
国贸天琴樾24980元/㎡
建发·璞云待定
建发璞玥云山待定
保利·湖心璞悦17178元/㎡
保利隆恩清源瑧悦24998元/㎡
华越·江璟1485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