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晋江市陈埭镇第五实验小学分校新校区
项目概况及前期分析
本项目位于晋江市陈埭镇。总用地面积约25613平方米,建设规模约25000~30000平方米。
功能区的划分:
用地北侧为城市道路及岔口,车行较多,噪声干扰大;西侧为封闭式的住宅小区,环境较为安静;东、南为鞋材厂区、市场,噪声干扰及空气质量较差;通过分析可得,用地北侧及东侧宜设置运动、办公等动区,临近住宅小区一侧宜为教学区等安静区域。
由此,方案于西北侧退让接送及缓冲入口广场作为人行主入口,东北侧设次入口;办公楼与教师公寓沿河滨路布置,教学区设于地块中部,与办公、图书馆、多功能厅等共享功能进行联系;体育馆设于西南角,运动区位于东侧。
主入口结合入口空间;并利用钟楼等标志物引导人行,科学的解决外部交通影响,后勤区紧邻次入口设置,形成简短车行流线,办公区与休息联系紧密,营造出安全的校园环境;教师公寓采用公建化立面设计,与办公楼组成河滨路一侧的完整形象展示面。
整体规划设计理念来源于:“教育”与“树”的联想释迦悟道于菩提树下、孔子立论于杏林…,世上伟大的教育大都始于树下;《管子·权修》的名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道出了树木与教育的联系。
方案由此获得灵感:吸取”树”的形态,以文化廊道为“枝干”,各组团建筑依轴进行“生长”。从而在理性的校区规划上,由文化主轴串联起校内的各个功能分区,科学而合理;感性的愿景上既有寄望校园犹如一颗繁茂的大树,学员在此茁长成长;也蕴含着营造“诗书与树荫共鸣”之诗意校园的规划目标。
总平规划分析
人行流线由入口接送广场进入校园入口广场空间,通过办公楼和图书馆组成的入口门廊,办公人行与教学人行在此分流,而精致的中庭景观铺面而来,不论是休憩还是办公时都有绿意萦绕,充满园林的韵味。教学区的人行主要由三条纵向的流线进行组合,西侧的流线主要用于教师上下课,文化廊道作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空间设置于中部,东侧的流线则是学生上下学、前往运动区的主要通道。三条流线有效的分摊校内的大量人流,搭配建筑之间内中庭景观,一步一景,让师生在行走中感受着“花园式校园”的生态环境,打造出花园式校园的步行系统。
车行流线由西北侧次入口进入,在办公区与宿舍后勤区行进,并设有一个双车道坡道进入地下车库,互不干扰。同时在校园内设置一条4m宽的环形消防车道,并利用中庭的硬质地面作为应急消防车道,各栋建筑消防车均为可达,满足消防设计规范要求。
整体建筑布局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半围合式庭院,营造出了园林般的校园布局,校园从主入口到共享区域,至教学区等各个主要空间,过渡空间都有优美的景致。行进其间,绿意盎然,给予师生良好的生态环境。
整体建筑立面构思来源于:闽南特色--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方案选用五店市独具特色的闽南风格元素,提炼出“连续的斜屋面”、“错落的墙面线条”、“出砖入石”等特征,加以简化、演变,同时融入几何的构图元素,将传统的立面风格用现代手法表现。
材质上,选取“红砖白墙”的色彩搭配,以白墙为底色,砖红色为点缀,在纯洁的白色底色映衬下,更突显出传统色彩及构造的特点。
校园内的建筑群体色调柔和而不失生动,宏观上既有现代建筑简洁纯粹的风格,又闽南特色融入其中;细部更是处处突显出闽南风格特有的构造,建筑融合“传统”与“创新”,校园形象独具一格,组成晋江新的城市风光影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