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销售额占比中,70%是商业,30%是住宅,达到一个历史高点,这个比例是非常非常高的。”
3月16日业绩会上,宝龙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总裁许华芳在谈到公司2016年销售目标时,特意使用“历史上”这一词语来形容其中商住比发生的“大逆转”。
其实,上述提及的变化已反映在宝龙2015成绩单中。按宝龙地产2015业绩报告,集团合约销售额约为143.05亿元,较2014年同期增加约34.3%,达到一个历史新高;合约销售面积约为153.20万平方米,较2014年同比增加约26.8%。
在2015楼市整体向好背景下,诸多开发商都交出了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但在宝龙看来,自己交出的成绩单除了总数达到“历史”高点外,当中的商住比的“大逆转”则是另一需关注的焦点。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在宝龙去年约143亿销售额中,商业与住宅的销售金额分别为82.55亿元、60.49亿元,占比分别约为58%、42%,二者商住比则约1.37,对应的销售面积则分别为52.27万平方米、153.2万平方米。
在许华芳看来,上述逆转无疑给宝龙“商业第一,地产第二”战略做好了铺垫与定调。“到2020年,我们要做到50个购物中心,相信在上海的会超过20个”。许华芳对观点地产新媒体如是指出。
按照宝龙的规划,未来公司的拿地策略是“1+5+N”,其中“1”代表上海,“5”代表南京、杭州、苏州、厦门、福州的地铁上盖物业,而“N”则是“挣钱不持有”的项目。
对于何谓“挣钱不持有”,许华芳则向观点地产新媒体解释称,这其中主要包括两种模式,一是自己商业项目少量的配套的住宅部分,二是与其他商业项目开发商的合作。
然而,在当前以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地价飙升的年代,宝龙追寻的扩张规模不可避免会对公司的债务造成一定的压力。
对此,许华芳给出的回答是,“我们在上海拿地方式是广泛的,购地、拍地、政府合作、并购等等都可以参与,因为需求不是很大,一年三五块就够了,所以一定会寻找到最合适的地价。”
许华芳认为,在上述情况下,“保持约70%的负债率”对公司来水就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70%是安全线,如果要突破70%,这个项目就要非常好,利益就要非常大,而且就算利益再大,也只会超过一点点,不会超过15%或20%。”
另值一提的是,在宝龙2015年各项数据都呈正向趋势时,其核心净利率则因汇率影响从上年同期的11%下滑至10.1%。
因此,宝龙的未来融资计划也是现场媒体关注的另一要点。对此,许华芳则指出,从去年到今年,资本市场最大的变化则是国内的融资环境要好于国外。
“去年开始所有房地产同行更大比重的融资方式和工具都放在国内,我们也一样的,各种类型的国内债券也都实现了。于此同时,香港融资平台也要继续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