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漳州出台《关于漳州市区统购商品住房加快解决安置住房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将统购漳州市区的商品房充当安置房。《意见》指出,各区政府按照多方评估机构的市场评估价的九成进行统购。《意见》一出台,马上引发市场热议,业内人士指出,政策的出发点不仅能够解决拆迁户对安置现房的需求,而且有利于去化高压的库存量,但在操作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比如,资金来源、评估价的制定、拆迁户就近安置需求等方面。
开发商:统购成与否 关键是价格
民兴置业总经理朱俊认为,以市价九成统购的价格比年初福州出台的8.5折收购商品房务实得多,但这条意见不具备强制性,有待政府与企业双方进行磋商。不过他提出《意见》中的统购评估价与市场价格的把控,值得商榷。他解释道,如果收购价不是真实反映市场价,在此基础上再打不低于九折的价格出售,开发商不会接受,现在大部分楼盘价格已经触底。朱俊表示,从他们楼盘来看,如果目前的价格再稍微降一些的话,整体的去化量会更快,也就没必要再以更低的价格去找政府谈收购。“不是我们愿不愿加入的问题,而是政府出台的统购价高低的问题,如果开出一个我们能接受的价格,我们应该就会参与,但是开出的价格利润点太低,甚至亏本,我们就没必要去做。”宏景花园策划经理辛祖明表示,如何寻找评估价与开发商利润点的平衡,就是摆在这个《意见》前面的一道坎。他表示,在短期之内,政策利好不会马上显现,还需要政府去筹措资金,其他的配套措施也需要一定时间去制定。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此举对一些资金链紧张的房企来说,倒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房企的融资途径大概有上市融资、银行融资、信托融资以及民间融信等方式,就目前几大主流融资渠道的利率来看,银行在10%以上,信托公司在18%左右,民间融资在30%左右。然而随着楼市下行,中小房企上市无门,向信托与银行融资渠道也越发艰难,有些不得不转向民间融资,然而高昂的利息,让这些中小房企生存空间被挤压。这个政策对开发商回笼资金方面来说是件好事,部分房企或压缩利润甚至保本来通过政府收购剩余房源,获得现金流。
业内人士:加快去库存 政府出新招
对于这条意见,开发商普遍认为,它的作用在于救市与去库存。中天置业总经理郑诗德表示,今年以来,楼市新政密集出台,从“3·30新政”、“闽七条”到“漳八条”,从二套房贷首付降低、公积金额度放宽到二手房交易营业税“5改2”等一系列的新政出台的效果来看,虽然市场稍微有所回暖,不过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楼市的症结。而此次出台的意见可以看做促进市场销售的救市措施。立丹行漳州区域总经理彭政也认为,政府此举的意义在于托市。
高库存仍然是摆在漳州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面前的一道难题。据立丹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漳州市区在售存量177万㎡,在售未推存量约计320万㎡,今明年预计市场总量将达到768万㎡,以近一年月均去化8.0万㎡速度计算,需8年方能消化完全,后市压力较大。有行业人士表示,将存量房转为安置房,无疑有利于加速闲置存量房流转,减少社会资源浪费,并减轻目前房地产市场存量高企的压力,符合千方百计去库存的工作思路。
此外,收购商品房做安置房有利于政府减轻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压力。今年,漳州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为新开工建设保障房31447套(户),开工总面积370.7089万平方米,分别涵盖公共租赁住房、城市棚户区改造、国有垦区农场危房改造、华侨农场危房改造等四大类保障性住房,总投资额度达180.1058亿元,在各个地市中位列第一。有业内人士表示,政府保障房建设任务艰巨,通过市场回购,能够快速解决部分住房供给,不失为一种更快更经济的有效手段。
征迁户:选择范围广 优于安置房
而对征迁户来说,无疑也是大利好。辛祖明认为,收购商品房做安置房,能让拆迁户的生活条件得到更大的改善。他表示,商品房作为具有商品属性的产品,在小区规划、户型设计、园林景观、物业服务上,肯定要优于安置房。漳州市区楼盘林立,燕瘦环肥、各有千秋,各种地段、各种户型、各类价格档次,应有尽有;在实践当中,安置房从设计、施工到交房最快也要三年,有的甚至达六七年时间。《意见》规定,符合条件的楼盘必须是达到竣工条件,那么安置户可以马上购房马上装修入住,省去等待安置的苦恼。
导报记者也走访了一些面临动迁的拆迁户,他们认为,政策让他们选择居住的范围更大了。根据目前漳州市区拆迁的有关规定,在拆迁方案中,拆迁补偿被拆迁人可自行选择“产权调换”或“货币补偿”。大部分拆迁户都选择产权调换,等待政府划拨地块进行集中安置,这样就只能被集中安排在一个区域。而《意见》的出台,能让他们根据生活、工作的需要,真正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小区质量品质和居住环境。
不过,也有拆迁户担心,要是安置的商品房远离他们的原住地,他们宁愿选择安置房。某村村民老严告诉导报记者,他们村位于漳州碧湖公园边上,无论是商业配套还是教育、生活配套在全区来说,都是最好的,如果以后拆迁安置的商品房在蓝田开发区,无论如何也不想去,但是4000多元/㎡的货币补偿,对于原住地附近的动辄八千甚至上万的商品房,也只能望洋兴叹,要是这样,倒不如就近安置,选择安置房。
(海西地产网 翁琳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