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东海立交桥作为晋江大桥的北引桥,发挥着重要的互通枢纽作用,但是晋江大桥通车3年了,东海立交桥的慢行系统却迟迟未能跟上。这导致附近行人和非机动车无路可走,只能在立交桥上机非混行,交通混乱异常危险。
针对这一现状,泉州市政府日前召集相关部门到现场调研,计划在东海立交桥四个方向的匝道口处,新增慢行系统,即新建两座人行天桥和一个通道。
人车被逼混行 危险异常
昨天下午2时30分许,天空下着雨,东海立交桥上,三三两两的行人,和不时经过的电动车,在飞速的机动车流中穿梭。一部电动车从后渚方向逆向驶出匝道,还险些与一辆货车迎面相撞。
重庆籍井先生和妻子正准备步行穿越匝道桥,要去往后坑方向。他说,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东海立交桥,由于宝秀小区门前隧道施工,道路泥泞难走,加之又没有专门的人行道,他和妻子为图方便,时常穿越这段长约几十米的匝道桥。
行人在匝道上行走,电动车与机动车争道混行的乱象是常有之事。附近居民王先生感慨良多,他经常要来往市区和东海办事,大多时候骑电动车,他说,没有非机动车道,只能这样走,每次骑车经过这个立交桥总感觉怕怕的,小车的车速都很快,且来往的大型车辆也很多,事故也经常发生。去年5月份,东海大街与通港街连接的匝道上,一名男童过马路时被一辆土方车撞倒身亡。
没有慢行系统,不仅危险,宝秀小区的居民要步行或骑非机动车回家,还得绕很远的路。
昨日,记者骑电动车体验从滨海医院回宝秀小区这段直线距离仅600米的路。从泉秀东街的滨海医院出发,前行100米后到东海立交,从立交桥下往东海大街方向走,在离后渚边防所约200米处掉头,然后再绕行走通港东街,然后再拐弯至森林公园门口掉头,再折回,返回3公里外的宝秀小区,总行程约8公里,花去半小时多。
未料市政府东迁 未设计人行系统
昨日,泉州市交警支队秩序科有关人士介绍,东海立交桥在设计的过程中,就没有考虑到周边的交通组织和路网结构,以及非机动车、行人的“出路”,再随着东海隧道的建成,这种机非冲突的现象就更加明显。所以,解决行人、非机动车过街势在必行。
记者从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获悉,当初规划设计东海立交,主要是作为打通惠安、晋江、泉州市区三地的交通枢纽,所以没有设立非机动车道,后来由于市政府要搬迁到东海一带,东海立交的交通战略地位凸显出来,将成为市区繁忙的出入干道,这就需要增设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
从目前规划眼光来看,当初规划设计未充分考虑到人行系统。
新增慢行系统让机非分离
针对“东海立交桥”未设非机动车道,行人、电动车往返于市区至泉州师范学院之间,来回于市区至后渚(惠安方向)、晋江之路,皆要面临“行走在东海立交机动车道上”的危险窘境等情况,昨日,记者专访了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王秀明。
王秀明说,8月25日,泉州市副市长许昆贞,带领规划、交警、交通等多部门人员,进行现场调研,并拟出解决方案——新增东海立交慢行系统。该方案约10天后可出炉,通过专家评审后,将进入施工阶段。
王工程师介绍,新增的慢行系统,就是要在东海立交桥上跨两个天桥,并做一个下穿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