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根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编制,按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进一步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新要求,明确未来我省城镇化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全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规划期为2021—2035年。
2025年福建城镇化率达71.5%
《规划》提出,到2025年,福建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5%。
到2035年,福建城镇化进入成熟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8%,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
《规划》提出五项重点任务,包括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市、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福建省城镇化空间布局图
加快构建省内“211”交通圈
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方面,《规划》提出强化交通运输设施网络支撑。
加快构建“三纵六横两联”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打造各设区市间2小时通达,福州、厦漳泉两大都市圈1小时通勤,设区市至所辖县、各县至所辖乡镇1小时基本覆盖的省内“211”交通圈。
《规划》还提出——
■ 推进高铁进机场,加快建设福莆宁城际铁路F1、F2、F3线及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建设沿海高铁大通道,推动福厦高铁、漳汕高铁、温福高铁建设,推进南昌至福州(厦门)高铁、福州至昆明高铁、福州至龙岩高铁等项目规划建设;
■ 推进福州长乐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厦门新机场建设,力争开工建设武夷山机场迁建工程,开展龙岩新机场、泉州新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
■ 续建福州、厦门第二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项目及其规划修编项目,启动建设福州、厦门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项目……
推进条件成熟的县(市)
撤县(市)设区
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方面,《规划》提出提升行政管理效能,优化行政区域设置。严格行政区划调整审核审批程序,支持县城人口规模较大、经济基础较好或承担特殊功能的县改为县级市。
有序推进条件成熟的县(市)撤县(市)设区,支持福州条件成熟的县(市)改区,创建国家中心城市。
健全镇、街设立标准,推动城镇化水平较高的镇改设街道、乡改设镇,审慎推进撤乡设镇、乡镇并置镇。
加快福州国家中心城市创建
在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方面,《规划》提出,加快福州国家中心城市创建,实施强省会战略,持续深入实施“3820”战略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实现空间、人口、经济规模倍增式跨越,打造区域发展引擎。
立足省会城市功能定位,推进建设福州滨海新城、福州大学城、东南汽车城、丝路海港城、国际航空城、现代物流城等,深化和完善多层次分工协作体系,增强要素聚集、高端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逐步向外扩散的卫星或组团城市发展模式。
加快建设“数字应用第一城”,打造“海丝”开放高地、“三创”活力之城。高标准建设滨海新城,高起点推进三江口、闽江口、福清湾等城市组团建设,推进闽侯滨江新城等建设,加快琅岐开放开发,进一步疏解老城,吸引产业、人口向滨海新城集聚,促进城市均衡协调良性发展。
进一步推动厦门提升开放水平
深入贯彻“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坚持岛湾一体,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岛内城市更新,疏解部分公共服务资源,提高环境品质和城市功能。
高起点组团式推动岛外新城建设,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跨岛覆盖和有序转移。
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旅游会展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创新产融协同发展模式,推进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和自贸片区建设,提升贸易、投资发展水平,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打造泉州制造业强市
以城市新区规划建设为引领,加快形成环湾聚核。布局建设面向市域的综合服务“高端职能环”,集中力量跨晋江联动两岸,跨洛阳江梯次开发,推动新区古城联动发展,加速聚湾强心、实质同城,构建“两主三副”环泉州湾城市中心体系。纵深推进与周边地区协同互补、共建共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制造业强市。
做强区域中心城市
统筹推进漳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宁德等区域中心城市发展,高标准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促进城市功能合理分工。
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差异化定位和特色化发展,增强专业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和综合服务能力。立足区域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推动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域的交通、信息网络等连接和产业分工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