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道路通畅,不仅指行车通畅,也包括行路顺畅。在市区,不骑车、不开车,步行能走得顺畅吗?14日、15日,本报“政风行风直通车”栏目组上街走访发现,一些人行道正在改造,暂时影响了群众的通行;一些人行道依然坑坑洼洼,群众走路“步步惊心”;一些人行道已经改造完了,给群众出行带来了方便。
【现场】
泉秀街津淮街人行道正在改造
市区泉秀街、津淮街两条主干道人行道原来的花砖将统一换成粗糙面的石板材,目前已动工建设,年底前可完成。
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主任张晓阳说,这两条路的人行道原来用花砖、水泥、广场方砖等多种材料,连续性差,不美观,且使用多年,不少路面出现严重破损。此次改造所使用的材料与去年田安路、九一街改造的一样,为长60厘米、宽30厘米的防滑石板材,并同步设置缘石坡道、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结合现有行道树实际,新建适宜的大树池。
“补丁”人行道还不少
市区有一部分人行道由于使用时间长、机动车经常碾压等原因,依然存在开裂、凹陷的现象,给行人和非机动车留下不少安全隐患。温陵路的人行道上不少地方出现“补丁”。14日11时20分许,记者在温陵路人行道上看到,路面是由方条石板材铺设,石板材破碎后,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坑,坑中还留有不少碎石,有些碎石甚至已飞到路边的绿化带中。一些石板材破了之后,没有重新换上,而是用水泥直接填上。
15日,记者在宝洲街与田安南路交叉口人行道看到,这里有一处花砖石被碾烂。宝洲街时代广场小区前的人行道路面破损严重。在新华路上,人行道也是坑洼不平,有些接合处落差非常大,走路要非常小心。丰泽街人行天桥下的丰田桥面,与两侧的人行道路面落差较大,衔接的水泥破损。义全街一些人行道与机动车道路面存在落差,电动车如果要经过,轮胎一不小心就会被卡住。这样的落差对于行人来说,如同走搓衣板,要时刻提防着脚下的路况,防止踩空。东湖街的人行道如同“大杂烩”,有的花砖脱落,有的条石断了,留下了一些坑或是落差,水泥路还比较平整。
换上石板材路面平整了
去年,田安路、九一街进行人行道改造,那么这两条街情况如何?14日10时40分,记者在田安路看到,人行道上铺着统一规格的石板材,路面平整。人行道上画有一些机动车位,机动车有序停放。田安路的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是合在一起的,非机动车行走在上面不再颠簸了。美中不足的是,不少石板材路面被涂写了一些小广告。
九一街人行道铺的也是统一规格的粗糙面石板材。由于石板材很厚,车走在上面,石板材不容易受损坏,与之前坑坑洼洼的路面形成鲜明对比。
【分析】
开挖造就道路“牛皮癣”
“开挖道路成风,挖了又没有按原来的设计标准修复,这是人行道严重破损的一个原因。”市民陈先生说,一些单位经常开挖道路埋设管线,但是施工后再怎么修补,也难以恢复得跟以前一样。
按照标准,只要是破路,不管是开挖50厘米或者1米,恢复时应该将整个破碎路板敲掉,然后按原先的道路设计标准修复。路基、路层、路面等结构层有严格的施工标准,填碎石、块石、填沙,均应该按原先的标号或者在原结构基础上多提高一个标号来施工,尽量恢复原先风貌。不过,不少施工单位都做不到。
张晓阳分析,造成人行道破损除了破路施工外,还有两个原因,一是人行道使用年限久,之前建设的标准比较低,用久了自然老化。二是人行道承担的功能超过本来的设计,不少小车、电动车、摩托车,甚至是货车都走人行道,人行道不堪重负。
张晓阳说,泉秀街和津淮街目前正在改造人行道,按规定,新铺设的人行道路面要养护几天。但是,刚铺好的人行道石板材的水泥还没凝结,第二天一看又被车辆碾过了,维护牌也被推倒在一边,维修质量很难保证。
【措施与建议】
明年要改造一批人行道
路面经常修,经常坏,这是当前市区人行道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张晓阳说,每年都有一批人行道需要改造,明年也有计划一批。宝洲街两侧有许多工地,要等工地完工之后,再对人行道进行改造,也是按可停车的标准进行。东湖街人行道有一部分是水泥路,还很好,暂时不考虑改造。温陵路现在不改造,而是列入维修范围。接下来将加强巡逻,一旦发现人行道破损,及时派人维修。市区六横六纵主干道的人行道属于市政工程管理处管理的,如市民发现破损可以向他们反映。
张晓阳建议,只靠修补不能杜绝人行道的破损,要尽量减少破路对人行道的影响,能不破路的尽量不破,要破路的,破路完之后要按标准修复好人行道。市民李女士建议,机动车抢占人行道的现象要杜绝,有关部门或许可以考虑在人行道足够宽、地砖承重量允许的地方多划停车位,进行合理规划。
市区一些人行道破损除了破路、自然损耗等原因之外,监管不到位和市民爱惜程度不高也是原因。市民康先生建议将店铺门前的人行道纳入店铺“三包”,发挥商家的监督作用,一旦他们发现破坏行为要及时制止。
(海西地产投资网 马彦凯辑)